許多能流傳下來的話,唯有證道的體悟才能細細品味滋味。而且不見得能說什麼,真的有了改變,卻只能很靠盃的什麼都講不出來,更該說很難讓沒有類似經驗的人能夠明白什麼?包括就算我現在能夠寄回給過去的自己些提示,恐怕都想不到線索。
人生多數只剩這樣重複著廢話廢話,很難有創新的真知灼見。該死的就算有,懂的人也不多。還不如創造種風潮,叫作國王的知識,只有最聰明的人才懂,誘使大家似懂非懂也搶著裝懂!!
我的人生呀~至今也寫下了許多只屬於我自己,若有雷同純屬巧合的想法。像是不要臉的專利蟑螂,什麼都先嗆聲,後繼者都是門徒,那真的是嘴砲。
就算還小就開始想解開些人生的問題,所有的貢獻與收穫都屬於我自己。
我是真的記得某些人、某些事、某些話;一直再思考與體會,嘗試著為自己建立些什麼基礎,很刻意卻是最具體的方式。因為最實際在身上的改變,不見得是我自己看得到的。
我欣賞誰、喜歡什麼,即便不說,也會是不甘寂寞的。我應該最在我覺得讚賞的時候,就說棒!就算是不好的事,我不喜歡,我還是會忍不住考量他的手法好壞。
描述常常是人經過消化判斷咀嚼後的重組物,所以他的用詞與法,故事連貫的邏輯都已經被人改變。
羅生門中看到的線索可能都是真的,只是描述者是怎麼說的,而是否忽略了什麼。
不意外又變成自我的抒發。
在台北的轉運站地下街,總是如往常的,我還是會記得些人的喜好。非刻意的,很抱歉沒忘掉,而會想起某些人。我的左側是她喜愛的貓咪,右側是另一個她喜歡的印章。
我不明白現在的狀況,如同我站在那兒傻著。靜靜聽著左側傳來些聲音,時而看看右側的商品資訊。也許是同一件事,兩邊卻從不同角度回饋給我了截然不同的故事。而我只能聽又努力謹慎,不漏出太多笨拙的應對。
最後拋下像棋子般的我,可能還不明白長大後的天真叫做蠢。
「道不同 不相為盟」;「有事鍾無艷 無事夏迎春」;
「沒有永遠的朋友 沒有永遠的敵人]
我同學說過的那句 「如果沒有開始,那來的結束」。經歷了更多事情,就還是重組了很多類似的事件。也許這場的我扮演的角色,我也曾經讓人體驗,人生沒太多不同喬段,反反覆覆,或許還是找不到這纇事的解脫之道。
許多感覺只屬於自己,很多輕重也只有自己明白。
傻傻把「道不同 不相為盟」也當作了朋友